母親節挖出母親結

孩子是天生愛黏著媽媽的,直到他們對媽媽感到失望。
我當過孩子,我懂得那種愛著黏著媽媽的感受;
但同時,我也感受過失望的那塊。

而我,也正在成為母親,我知道這身份確實不易,但也不會因此放棄逃避。
在這個母親節,我挖出我內心深處的母親結,才發現,現在能夠侃侃而談,
是因為做了別人的母親後,才更深刻的去體會和體諒,當然,媽媽的苦都能原諒。

#依賴的記憶

兒時的記憶裡,常被丟在外婆家的我,總打電話問媽媽什麼時候來接我?如果媽媽那天不打算接我,我都會告訴她:「那至少來看我一下吧?」我媽有時只是不經意的回答:「有什麼好看啊?」我眼淚就在電話那頭秒飆…然後哽咽的回:「沒有啦,都不要看啦!」然後掛斷電話。

總是在外婆家閣樓的窗邊等待著媽媽的車影,也不時的打開窗戶觀望媽媽來了沒?每一次等到媽媽,每一次當我跳上媽媽的車,我就是會有一種:「媽媽愛我,原來我不是孤兒」的感受,這是我對媽媽深刻的愛和依賴。

但你知道的,這樣的依賴是有保存期限的,因為孩子總會變成大人,她會長大,會找到另外一個可以依賴的人。

#我要的只是媽媽的愛

每一次,我媽和別的男生在一起,儘管對方再怎麼討好我,我的內心總會失望透頂,我會用偏差的舉止來表達我的不滿,當然,我也會換得一發的責罵,於是我們會在極大的甩門聲後結束了對話,門後是淚流滿面的我,門外是覺得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、不給她留面子的媽媽。

內心深處常常覺得:「如果媽媽不愛爸爸了,又怎麼會愛我呢?」也許有天我會被送到孤兒院吧,我在媽媽的眼裡一點都不重要,也許任何人都比我重要吧…(沒當過單親家庭的小孩一定很難懂,但這卻是我在孩童時期最深刻的獨白。)

我不知道對我媽吶喊了幾次:「我不需要這些,我只需要媽媽的愛!」但媽媽總是聽聽就過,依然用著自己的方式- 以物質來滿足我,因為這對她而言,這就是愛的表現。

漸漸的…我也沈默了,因為說了也沒用,乾脆就不再說了。於是,我就在這種矛盾、孤獨的感受中獨立的長成,到了我可以選擇的時候,我二話不說的選擇離家。

上了大學,到了台北,在這裡落了腳、成了台北媳婦,也成了別人的媽。

#當我想起母親結

當我想起母親節,還是會想起那張得獎的手作卡片,那時總能傲嬌的說:「沒有爸爸又怎樣,我有媽媽就夠了。」當然,那根本不會是內心真實的感受,卻是當年能討媽媽芳心的話術。

當我想起母親節,讓我想起每次我生病時,媽媽有多麼焦急緊張照顧我到我痊癒的模樣,這是我唯一能記起媽媽對我的愛。

當媽媽,你說到底難不難啊?我覺得好難~好難~好難啊。就像我媽,她可能做了100個她覺得愛我的事,但我卻只想的起1個;但我卻記得「每一個」她對我做過讓我感覺不好的事,這不是很弔詭嗎?

也只有當妳成了別人的媽,妳才能體會到,這天底下不可能會有一個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,只是怎麼樣的愛才能恆久的留在孩子心中,這才是我們要努力的。

#雖複雜卻已當選的角色

所以對我而言,「母親」真是個很複雜、從沒有把握會不會做得好,但卻已經當選的角色。

我只能走一步算一步,不是消極,而是在做中學,努力的去學習那些好的母親,好好的去面對自己與孩子的心,所幸,身旁真的有很多「好母親」的榜樣可以學習和效法。但我覺得更重要的,還是和老公能夠同心同行、彼此相愛,因為老公的愛,真的會鼓勵他太太努力成為好媽媽。

希望能成為那種:當孩子想到妳時,會從內心發出微笑的那種媽媽💪🏻💪🏻💪🏻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